学习工具

『篸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未集上 • 竹】篸 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1

【集韻】疏簪切,音森。【說文】差也。一曰竹長貌。
【集韻】初簪切,音梫。篸,竹貌。
洞簫也。【楚辭·九歌】吹參差兮誰思。【註】參差,洞簫。一作篸。【風俗通】舜作簫,其形參差,象鳳翼參差不齊之貌。【洞簫賦】吹參差而入道德。
【廣韻】作含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祖含切。同簪。【博雅】謂之簪。或作,或作篸。【韓愈·送桂州嚴大夫詩】江作靑羅帶,山爲碧玉篸。
【廣韻】側岑切【集韻】緇岑切,音斟。同鍼、針,所以綴衣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作紺切。【篇海】簪去聲,以針篸物也。

「篸」说文解字

【卷五】【竹】
差也。从竹𠻝聲。所今切
(篸)篸差也。各本差上無篸。此淺人謂爲複舉字而刪之也。集韵。篸差竹皃。初簪切。又篸竹長皃。疏簪切。按木部槮、木長皃。引槮差䓷菜。葢物有長有短則參差不齊。竹木皆然。今人作參差。古則从竹、从木也。从竹。參聲。所今切。七部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