饌字解释「饌」康熙字典

饌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饌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集韻】雛綰切【五音集韻】雛睆切,音撰。【玉篇】飯食也。【說文】具食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酒正】以共王之四飮三酒之饌。【疏】謂饌具設之也。【儀禮·燕禮】膳宰具官,饌于寢東。【註】具其官之所饌,謂酒也,牲也,脯醢也。
【韻會小補】或作篹。【前漢·元后傳】獨置孝元廟故殿,以爲文母篹食堂。【註】孟康曰:篹,音撰。晉灼曰:篹,具也。
【集韻】扶萬切,音飯。
【五音集韻】士戀切,音籑。義同。
【正韻】須兗切,音選。尚書大傳】夏后氏不殺不,死罪罰二千饌。【馬融云】饌,六兩。【史記·平準書】作撰。【蘇林云】撰音選擇之選。 【說文】本作籑,从食算聲。或从㢲作。諸韻書沿俗作饌。
「饌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{连*饌@@䉵*连} 【卷五】【食】
具食也。从食算聲。饌,籑或从巽。士戀切
(䉵)具食也。廾部曰:具,共置也。禮經凡言饌注曰:陳也。陳與置義同。論語曰:有酒食,先生饌。从。算聲。士戀切。十四部。
()䉵或从㢲。㢲聲。論語:先生饌。馬云:飮食也。鄭作餕。食餘曰餕。按馬注者,古論。鄭注者,校周之本以齊古。讀正凡五十事,其讀正者皆云魯讀爲某,今从古。此不云今从古,則是从魯論作餕者。何晏作饌,从孔安國、馬融之古論也。據禮經特牲、少牢注皆云:古文䉵作餕。許書則無餕有䉵、饌字,是則許於禮經从今文不从古文也。但禮經之䉵訓食餘,而許䉵饌同字,訓爲具食。則食餘之義無箸。且禮經言饌者多矣,注皆訓陳,不言古文作餕。食餘之字皆作䉵,未有作饌者,然則禮饌、䉵當是各字。饌當獨出,訓具食也。䉵餕當同出,訓食餘也。乃與禮經合。若論語魯餕,古饌。此則古文假饌爲餕。此謂養親必有酒肉,旣食恆餕,而未有原,常情以是爲孝也。○又按禮記之字,於禮經皆从今文,而皆作餕。疑儀禮注當云今文䉵作餕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饌是什么意思 饌的解释 饌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