隄字解释「隄」康熙字典

隄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隄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〔古文〕䧑【唐韻】都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黎切,音低。【說文】唐也。【玉篇】橋也,限也。【廣韻】防也。與堤同。【正韻】岸也。【爾雅·釋宮】隄謂之梁。【註】卽橋也。【禮·月令】修利隄防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閒者河溢臯陸,隄繇不息。
地名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次于隄上。【註】隄上,周地。
高隄,平隄,漢縣名,屬信都國。見【前漢·地理志】。
【廣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田黎切,音題。義同。
【廣韻】隄封。【前漢·溝洫志】作堤。
【集韻】常支切,音時。隄封,或作堤。通作提。
【集韻】直兮切,音墀。防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】棄諸堤下。【釋文】堤,亦作隄。徐讀丁兮反。沈讀直兮反。
「隄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十四】【?】
唐也。从是聲。都兮切
(隄)唐也。唐塘正俗字。唐者、大言也。叚借爲陂唐。乃又益之土旁作塘矣。隄與唐得互爲訓者、猶陂與池得互爲訓也。其實窊者爲池、爲唐。障其外者爲陂、爲隄。从。是聲。都兮切。十六部。按或作䧑。此猶麟之定、卽麟之題也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隄是什么意思 隄的解释 隄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