迓字解释「迓」康熙字典

迓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迓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五駕切【集韻】魚駕切,音訝。【說文】相迎也。【書·盤庚】予迓續乃命于天。
【洛誥】旁作穆穆迓衡。【註】言迎治平也。
通作訝。【周禮·秋官·訝士註】訝,迎也,士官之掌迎四方賔客者。
通作御。【詩·召南】百兩御之。
【小雅】以御田祖。
通作衙。【周禮·夏官·田僕設驅逆之車註】驅禽使前趨獲,逆衙還之,使不出圍。衙本作御,五嫁反。
「迓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{连*迓@@訝*连} 【卷三】【言】
相迎也。从言牙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諸侯有卿訝發。”迓,訝或从辵。吾駕切
(訝)相迎也。周禮曰。諸矦有卿訝也。秋官掌訝職文。惟周禮作訝。他經皆作御。如詩百㒳御之。毛曰。御、迎也。以御田祖。箋云。御、迎也。書予御續乃命于天、弗御克奔、以役西土、御衡不迷、某氏皆訓迎。故衞包遂皆改爲迓。士昏禮媵御、曲禮大夫士必自御之、穀梁傳跛者御跛者、眇者御眇者、列子遇駭鹿御而擊之皆訓迎。則皆訝之同音假借。从言。迎必有言。故從言。牙聲。吾駕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此下鉉增迓字。云訝或從辵。爲十九文之一。按迓俗字。岀於許後。衞包無識。用以改經。不必增也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迓是什么意思 迓的解释 迓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