褰字解释「褰」康熙字典

褰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褰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唐韻】去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虔切,音愆。【說文】袴也。【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】公在乾侯,徵褰與襦。
搴也。【詩·鄭風】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【禮·曲禮】暑毋褰裳。
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襞襀褰縐。【註】褰,縮也。
【類篇】紀偃切,音湕。九件切,音蹇。義同。 或作䙭。
「褰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八】【衣】
絝也。从衣,寒省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徵褰與襦。”去虔切
(褰)絝也。昭卄五年左傳曰。公在乾侯。徵褰與襦。杜曰。褰、絝也。方言曰。絝、齊魯之間謂之䙭。按今方言作䙭。俗字也。褰之本義謂絝。俗乃假爲騫衣字。騫、虧也。古騫衣字作騫。今假褰而褰之本義廢矣。从衣。寒省聲。去䖍切。十四部。字林己偃反。春秋傳曰。徵褰與襦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褰是什么意思 褰的解释 褰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