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藻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藻 ·康熙筆画:22 ·部外筆画:16
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子皓切,音早。【說文】水草也。【詩·召南】于以采藻。【箋】藻之言澡也。【陸璣云】生水底。
【班固·東都賦】鋪鴻藻。【陸機·文賦序】故作《文賦》,以述先士之盛藻。【註】《孔安國·尚書傳》曰:藻,水草之有文者,以喻文焉。
【後漢·劉陶傳】武旅有鳧藻之士。【註】鳧得水藻,言喜悅也。
【韻會】今屋上覆橑,謂之藻井。【風俗通】宮室象東井,刻荷蔆水草,所以厭火也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蒂倒茄于藻井。
藻藉,所以薦玉者。詳藉字註。
姓。【正字通】南北朝有藻重。
【集韻】側絞切,音爪。義同,或作薻、。【干祿字書】俗作。

「藻」说文解字

(说文解字未收录“藻”字头,请参考“薻”字:)【卷一】【艸】
《說文解字》
水艸也。从艸从水,巢聲。《詩》曰:“于以采薻?”藻,薻或从澡。子皓切 《說文解字注》
(薻)水艸也。今水中莖大如釵股,葉蒙茸深綠色,莖寸許有節者是。左氏謂之薀藻。从艸水,巢聲。子晧切。二部。籒文作𧄩。禮經華采之字,古文用繅,今文用藻、璪。詩曰:于以采薻?召南文。
(藻)薻或从澡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