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荂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荂 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6

【唐韻】芳無切,音敷。【韻會】榮也,華也。【爾雅·釋草】華,荂。【揚子·方言】華、荂,盛也。齊、楚之閒或謂之華,或謂之荂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異荂蓲蘛。
人名。【晉書·劉琨傳】趙王倫子荂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枯瓜切,音誇。義同。
况于切,音吁。【爾雅·釋草】芺、薊,其實荂。【註】芺與薊頭,皆有蓊臺名荂,荂卽其實也。
况華切,音花。【莊子·天地篇】大聲不入于里耳,《折揚》《皇荂》,則嗑然而笑。【註】《折揚》《皇荂》,皆古歌曲也。

「荂」说文解字

【】【】
𠌶或从艸从夸。夸聲亦亏聲也。釋艸有此字。郭曰。今江東呼華爲荂。音敷。按今江蘇皆言花。呼瓜切。方言曰。華荂晠也。齊楚之閒或謂之華。或謂之荂。吳都賦曰。異荂䓵蘛。李善曰。荂、枯瓜切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