翦字解释「翦」康熙字典

翦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翦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卽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踐切,音剪。【說文】羽生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翦,齊也。【註】南方人呼翦刀爲劑也。【玉篇】勒也,齊斷也。【廣韻】殺也。【詩·召南】勿翦勿敗。【傳】翦,去也。【周禮·秋官·剪氏註】翦,斷滅之言也。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其翦以賜諸侯。【註】翦,削也。
【成二年】余姑翦滅此而後朝食。【註】翦,盡也。
【儀禮·旣夕禮】用疏布緇翦。【註】翦,淺也。【疏】謂染爲淺緇之色。
【莊子·在宥篇】佞人之心翦翦者。【音義】善辨也。一曰佞貌。李云:短淺貌。【干祿字書】俗作剪。
【集韻】子賤切,音箭。箭,或作翦。
「翦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四】【羽】
羽生也。一曰羽。从羽前聲。即淺切〖注〗,矢。
(翦)羽生也。羽初生如前齊也。前、古之翦字。今之歬字。一曰羽。舊作矢。釋器。金鏃翦羽謂之鍭。骨鏇不翦羽謂之志。翦者、前也。前者、齊也。鍭矢、前其羽短之使前重。志矢、不前羽較長。喪禮則鍭矢骨鏃。異於金鏃。志矢無鏃短衛。異於骨鏃不前羽。按鍭矢前羽、謂羽爲翦。因之志矢之羽、亦謂之翦。故云一曰矢羽。从羽。歬聲。卽淺切。十二部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翦是什么意思 翦的解释 翦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