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箸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未集上 • 竹】箸 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遲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遲據切【正韻】治據切,音宁。匙箸,飯具。【禮·曲禮】飯黍毋以箸。【史記註】箸卽筯也。
與櫡同。【史記·絳侯世家】景帝召條侯食,獨置大胾,無切肉,又不置櫡。【註】櫡,《漢書》作箸,食所用也。【嶺表錄】南海岸邊沙中生沙箸,一名越王竹,相傳越王棄餘算而生,若細荻,高尺餘,春吐苗,箕心茗骨,靑而且勁。南海人愛其色,以爲酒籌。凡欲採者,須輕步向前拔之,聞行聲,遽縮入沙中不可得。
【集韻】陟略切【正韻】直略切,音著。被服也。一曰附也,黏也。【戰國策】智伯曰:兵箸晉陽三年矣。【註】箸,言附其城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同著。【列子·仲尼篇】形物其箸。【註】形物,猶事理也。事理自明,非我之功也。
與宁同,門屛閒也。【周語】大夫日恪位箸以儆其官。

「箸」说文解字

【卷五】【竹】
飯攲也。从竹者聲。陟慮切。又,遟倨切
(箸)飯㩻也。㩻各本作攲。支部攲、持去也。危部㩻、䧢也。㩻者傾側意。箸必傾側用之。故曰飯㩻。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。古亦當作㩻器也。箸、曲禮謂之梜。假借爲箸落、爲箸明。古無去入之別。字亦不从艸也。从竹。者聲。陟慮切。又遟倨切。五部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