瞽字解释「瞽」康熙字典

瞽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瞽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唐韻】公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五切,音古。【說文】目但有朕也。【博雅】盲也。【釋名】鼓也。瞑瞑然目平合於鼓皮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瞽矇註】無目眹謂之瞽。【莊子·逍遙遊】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。
瞽,樂官也。【書·胤征】瞽奏鼓。【詩·周頌】有瞽有瞽,在周之庭。【註】目無明則耳聰,使爲樂官,名之曰瞽,因所掌而命名也。
御瞽,侍御樂工也。【禮·玉藻】御瞽幾聲之上下。
學名。【禮·明堂位】瞽宗,殷學也。【註】樂師,瞽矇之所宗,故謂瞽宗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】樂祖祭於瞽宗。
舜父名瞽瞍。【書·堯典】瞽子。【傳】無目曰瞽。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,故時人謂之瞽,配字曰瞍,又通作鼓。【前漢·古今人表】鼓叜蟜牛子生舜。
「瞽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四】【目】
目但有眹也。从目鼓聲。公戶切
(瞽)目但有朕也。朕、俗作眹。誤。朕从舟。舟之縫理也。引伸之凡縫皆曰朕。但有朕者、才有縫而巳。釋名曰。瞽、也。瞑瞑然目平合如皮也。眄者目合而有見。瞽者目合而無見。按鄭司農云。無目朕謂之瞽。韋昭云。無目曰瞽。皆與許異。从目。聲。公戸切。五部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瞽是什么意思 瞽的解释 瞽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