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痱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午集中 • 疒】痱 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8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符非切,音肥。【玉篇】風病也。【廣韻】同。【集韻】一曰小腫。【爾雅·釋詁】痱,病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非亶倒縣而已,又類辟且病痱。【註】辟,足病。痱,風病。
【唐韻】蒲罪切。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部浼切,音琲。
【集韻】簿亥切,音倍。義同。
【廣韻】扶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沸切,音。【廣韻】熱瘡。
【韻會】避也。
【集韻】妃尾切,音斐。鬼痛病。

「痱」说文解字

【卷七】【疒】
風病也。从疒非聲。蒲罪切
(痱)風病也。非風雙聲。釋詁曰:痱,病也。郭注見詩。按小雅:百卉具腓。李善注文𨕖戲馬臺詩云:韓詩云百卉具腓。薛君曰:腓,變也。毛萇曰:痱,病也。今本作腓。據李則毛詩本作痱,與釋詁合。从𤕫非聲。蒲罪切。十五部。按當扶非切,亦作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