旄字解释「旄」康熙字典

旄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旄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唐韻】莫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袍切,音毛。【說文】幢也。【書·泰誓】右秉白旄以麾。【釋文】白旄,旄牛尾。【詩·鄘風】孑孑干旄。【傳】注,旄於干者,大夫之旃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旄人註】旄,旄牛尾,舞者所持以指麾。
【詩·邶風·旄丘傳】前高後下曰旄丘。
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昴曰旄頭。【註】昴七星爲旄頭。
騎名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賜東海王旄頭。【註】秦文公時,梓樹化爲牛,以騎擊之,騎不勝,或墮地,髻解披髮,牛畏之,入水,故秦因是置旄頭騎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莫報切,音帽。麕毛㺜長也。
與耄通。【周禮·秋官·司刺】再赦曰老旄。【孟子】反其旄倪。
【集韻】亡遇切,音務。嵍,或作旄。山名。
【韻補】叶蒙晡切【傅毅·洛神賦】昆山美玉,濤海明珠,金銀璆琳,翠貂旄。
「旄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七】【㫃】
《說文解字》
幢也。从㫃从毛,毛亦聲。莫袍切 《說文解字注》
(旄)幢也。劉煕曰:幢,童也。其皃童童也。廣雅曰:幢謂之?。爾雅曰:翢,?也。毛傳曰:翿者,?也,翳也。羽部曰:?者,翳也,所以舞也。人部曰:儔者,翳也。按或用羽,或用犛牛尾,或兼用二者。翢儔翿實一字。?俗作纛,亦卽?字,爾雅、毛傳皆以今字釋古字耳。幢亦卽?字,古?聲、周聲與童聲轉移,如詩以調韵同,漢縣鮦陽讀如紂之比。其始衹有?字,繼乃有?,繼乃有幢,皆後出,故許書不列?幢二篆。此釋旄必云幢,不云?者,?嫌舞者所持。旄是旌旗之名。漢之羽葆幢,以犛牛尾爲之,如斗,在乘與左騑馬頭上。用此知古以犛牛尾注竿首,如斗童童然,故詩言干旄,言建旄,言設旄。有旄則亦有羽,羽或全或析。言旄不言羽者舉一以晐二。其字从㫃从毛,亦舉一以晐二也。以犛牛尾注旗竿,故謂此旗爲旄。因而謂犛牛尾曰旄,謂犛牛曰旄牛,名之相因者也。禹貢㒳言羽旄,周禮旄人、旄舞,皆謂犛牛尾曰旄也。从㫃毛聲。舉形聲包會意。莫袍切。二部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旄是什么意思 旄的解释 旄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