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字解释「擿」康熙字典

擿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擿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直隻切,音躑。【說文】搔也。【後漢·輿服志】簪以瑇瑁爲擿。【列子·黃帝篇】指擿無痟癢。 一曰投也。【史記·刺客傳】荆軻廢,乃引首,以擿秦王。【註】與擲同。古字耳。【莊子·胠篋篇】擿玉毀珠,小盜不起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他歷切,音剔。挑也。【前漢·宣帝紀】詔令三輔,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。
【趙廣漢傳】發姦擿伏如神。【註】擿謂動發之也。或作硩。
作。
【集韻】丁歷切,音的。義同。
磓也。
陟革切,音謫。取也。與摘同。
「擿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十二】【手】
搔也。从手適聲。一曰投也。直隻切
(擿)搔也。此義音剔。詩。象之揥也。傳曰。揥所以摘髮也。釋文云。揥勑帝反。摘他狄反。本又作擿。非也。擿音直戟反。按以許說繩之、則作擿爲是。擿正音他狄反也。以象骨搔首。因以爲飾。名之曰揥。故云所以擿髮。卽後人玉導、玉搔頭之類也。廣韵十二霽曰。揥者、揥枝整髮釵。許書無揥。从手。適聲。讀如剔。十六部。一曰投也。與上文投者擿也爲轉注。此義音直隻切。今字作擲。凡古書用投擲字皆作擿。許書無擲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擿是什么意思 擿的解释 擿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