愒字解释「愒」康熙字典

愒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愒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去例切,音。【說文】息也。从心曷聲。【詩·小雅】不尚愒焉。【大雅】汔可小愒。【傳】皆訓息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偈。【揚雄·甘泉賦】度山巒兮偈棠梨。【師古註】偈,讀作愒。
【廣韻】苦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蓋切,音磕。【廣韻】貪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忨歲而愒日。【註】忨,愒,皆貪也。
急也。【春秋·隱三年】葬宋繆公。《廣韻》引【公羊傳】不及時而葬曰愒。愒,急也。今本作渴。
【集韻】可亥切,音愷。義同。
【集韻】許葛切,音。相恐怯也。或作曷。通作偈。
【廣韻】丘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傑切,音朅。【廣韻】息也。 本作愒。破體作①,遂譌成②,再譌成③憇④憩。①从日从匃从心。②从白从甘。③从自从甘从心。④字作下心。字原作甛下心。
「愒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十】【心】
息也。从心曷聲。去例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別作憩,非是。
(愒)息也。此休息之息。上文息篆訓喘息、其本義。凡訓休息者。引申之義也。釋詁及甘棠傳皆曰。憩息也。憩者、愒之俗體。民勞傳又曰。愒、息也。非有二字也。又釋言曰。愒貪也。此愒字乃㵣之叚借。如左傳玩歲而愒日、許引作忨歲而㵣日。公羊傳不及時而葬曰愒。愒、急也。亦卽㵣字也。从心。曷聲。去例切。十五部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愒是什么意思 愒的解释 愒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