忤字解释「忤」康熙字典

忤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忤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五故切,音誤。【說文】逆也,本作啎。从午,吾聲。今作忤。【後漢·鮑永傳】持正之忤。
忤忤。意不喜也。【釋名】靑徐謂女曰娪。娪,忤也。始生時人意不喜,忤忤然也。
或作牾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無所牾意。亦作午。【禮·哀公問】午其衆,以伐有道。 亦作蘁。【莊子·寓言篇】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。【音義】蘁音悟,逆也。
【正韻箋】忤,亦作梧。【釋名】當塗曰梧丘。梧,忤也,與人相當忤也。
通作悟。【史記·韓非傳】悟言無所擊排。【註】悟作忤。
通作迕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好惡乖迕。【註】迕忤同。
「忤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{连*忤@@啎*连}【卷十四】【午】
逆也。从午吾聲。五故切文二
(啎)屰也。屰,各本作逆,今正。逆,迎也。屰,不順也。今則逆行而屰廢矣。相迎者必相屰,古亦通用逆爲屰。攷儀禮之梧受,爾雅、釋名之梧丘,太史公書之魁梧、枝梧,漢書之抵梧,皆是啎之譌字。啎,屰也,迎也,遻也。不識啎字,乃多妄改。管子七臣七主篇:事無常而法令申,不?,則失國勢。戰國策有樓?。吕覽明理篇:亂世之民長短頡?百疾。高注:?,迎也。字皆左吾右午,啎之或體也。姚宏云:字書無之。過矣。从午吾聲。五故切。五部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忤是什么意思 忤的解释 忤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