対字解释「対」康熙字典

対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対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唐韻】都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內切,音碓。【說文】應無方也。本作。【爾雅·釋言】對,遂也。【疏】遂者,因事之辭。【廣韻】答也。【增韻】揚也。【詩·大雅】以對于天下。【註】答天下仰望之心也。【書·說命】敢對揚天子之休命。
【禮·曲禮】侍坐於先生,先生問焉,終,則對。【又】君子問更端,則起而對。【註】離席對也。
次對,轉對。【王球貽謀錄】唐百官入閤,有待制次對官。後唐天成中,廢待制次對官,五日一次,內殿百官轉對。
當也,配也。【詩·大雅】帝作邦作對。【註】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。
對簿。【史記·李將軍傳】廣年六十餘矣,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。
敵也。【吳陸遜曰】劉備今在境界,此疆對也。
凡物峙曰對。【杜甫·萬丈潭詩】山危一徑盡,岸絕兩壁對。
「対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{连*対@@對*连} 【卷三】【丵】
譍無方也。从丵从口从寸。對,對或从士。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,多非誠對,故去其口以从士也。都隊切文四,重二
或从士。漢文帝㠯爲責對而面言。依廣韵訂。多非誠對。故去其口㠯從士也。鍇曰。士、事也。取事實也。按篇、韵皆作土。未知孰是。趙氏明誠曰。據古鐘鼎皆作對。是漢文亦從古耳。非?更也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対是什么意思 対的解释 対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