嚇字解释「嚇」康熙字典

嚇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嚇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【唐韻】呼訝切【集韻】虛訝切,音罅。【集韻】亦作赫。【詩·大雅】反予來赫。【箋】口拒人謂之赫。【釋文】赫亦作嚇,鄭:許嫁反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鴟得腐䑕,鵷雛過之,仰而視之曰:嚇。【註】司馬云:怒其聲,恐其奪己也。【釋文】嚇,許嫁反。【集韻】亦作哧。
【廣韻】笑聲。
【廣韻】呼格切【集韻】郝格切,音赫。義同。【詩·大雅·釋文】毛音許白反。【莊子·秋水篇釋文】又許伯反。
【廣韻】怒也。【集韻】通作赫。或作䓇奭。
「嚇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{连*嚇@@唬*连} 【卷二】【口】
嗁聲也。一曰虎聲。从口从虎。讀若暠。呼訏切
(唬)虎聲也。鍇本不誤。鉉本改爲嗁聲。誤甚。自吠篆已下。皆言鳥獸矣。通俗文曰。虎聲謂之哮。唬當讀呼去聲。亦讀如罅字。从虎口、虎亦聲也。五部。从口虎。與吠意同。主於說口。故不入犬、虎部。○此下鍇有一曰虎聲四字。鉉本此四字在从口之上。皆淺人誤增。讀若暠。說文無此字。鉉用唐韵呼訝切。玉篇呼交切。與此讀合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嚇是什么意思 嚇的解释 嚇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