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叚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子集下 • 又】叚 ·康熙筆画:9 ·部外筆画:7

【唐韻】古馬切【集韻】舉下切,音賈。【說文】借也。【集韻】或作,通作假。
【集韻】何加切,音瑕。姓也。【春秋傳】晉有叚嘉。通作瑕。

「叚」说文解字

【卷三】【又】
借也。闕。𠖊,古文叚。𠭊,譚長說:叚如此。古雅切
(叚)借也。人部假云非眞也,此叚云借也,然則凡云假借當作此字。古多借瑕爲叚。晉士文伯名匃字伯瑕。楚陽匃、鄭駟乞皆字子瑕。古名字相應,則瑕卽叚也。禮記公肩假,古今人表作公肩瑕。左傳瑕嘉平戎於王,周禮注叚嘉。皆同音叚借。闕。謂闕其形也。其從又可知,其餘則未解,故曰闕。古雅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(𠖊)古文叚。
(𠭊)譚長說叚如此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