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匹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子集下 • 匸】匹 ·康熙筆画:4 ·部外筆画:2

【唐韻】譬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僻吉切,品入聲。【說文】四丈也。【正譌】四丈則八端,故从八。从匸,象束帛形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,長四丈爲匹。【小爾雅】倍兩謂之匹。【廣韻】俗作疋。
偶也。【詩·大雅】率由羣匹。【註】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,其行能匹偶己之心。
【廣韻】配也,合也,二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匹,合也。【註】謂對合也。【疏】匹者,配合也。【詩·大雅】作豐伊匹。
【禮·緇衣】惟君子能好其匹。【註】匹謂知識朋友。
妃匹。【漢匡衡政治疏】匹妃之際,生民之始。
【左傳·桓十年】匹夫無罪。【註】庶人夫妻相匹。其名旣定,雖單亦匹,故通謂匹夫匹婦。
馬曰匹。【周禮·夏官註】四匹爲乘。
【藝文類聚】馬光景一疋長,故曰疋。【正譌】馬影四丈,亦借用匹,別用疋。
通作騖,音木。【禮·曲禮】庶人之摯匹。

「匹」说文解字

【卷十二】【匸】
四丈也。从八匸。八揲一匹,八亦聲。普吉切文七
(匹)四丈也。按四丈之上當有布帛二字。襍記曰。納幣一束。束五兩。兩五尋。鄭曰。納幣謂昏禮納徴也。十箇爲束。貴成數。兩兩合其卷。是謂五兩。八尺曰尋。五兩、兩五尋、則每卷二丈也。合之則四十尺。今謂之匹。猶匹偶之云與。周禮。凡嫁子、娶妻。入幣䊷帛無過五兩。鄭曰。五兩、十端也。每端二丈。按二丈爲一端。二端爲兩。每兩爲一匹。長四丈。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。凡古言束帛者、皆此制。凡言匹敵、匹耦者、皆於二端成兩取意。凡言匹夫、匹婦者、於一兩成匹取意。兩而成匹。判合之理也。雖其半亦得云匹也。馬稱匹者、亦以一牝一牡離之而云匹。猶人言匹夫也。○按字之本義有難定者。如襍記注今謂之匹、猶匹偶之云與。是以匹偶爲本義。而帛二兩爲引申之義也。與許說迥異。四丈爲匹之云。三代時經傳不見。其字从八。八者、別也。夫婦有別。故謂之匹。从匚。亦取別嫌明微意與。鄭意或當如是。从八。謂八之數隱其中。會意。八揲一匹。說从八之意。揲者、閱持也。閱持者、更迭持之而具數也。筮者揲之以四。此揲之以八。八尺者五而得四丈。故其字从八。所以揲之以八者、度人之兩臂爲尋。今人於布帛猶展兩臂度之也。八亦聲。古音八讀如必。普吉切。十二部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