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函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子集下 • 凵】函 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6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男切,音含。【說文】舌也,又容也。【禮·曲禮】席閒函丈。
【前漢·禮樂志郊祀歌】函蒙祉福常若期。【註】師古曰:函,包也。
【前漢·班固敘傳】函之如海。【註】讀與含同。【律歷志】太極函三爲一。【禮·樂志】人函隂陽之氣。
【玉篇】鎧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燕非無函也,夫人而能爲函也。
【集韻】戸感切,音頷。【通俗文】口上曰臄,口下曰函。【集韻】或作椷。【前漢·天文志】太白閒可椷劒。【註】謂可容一劒也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胡讒切【正韻】胡嵒切,音咸。匱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㮀,木名。
或作䤴。【博雅】介鎧也,通作函。
【玉篇】書也。【晉書·殷浩傳】竟達空函。
姓。【廣韻】漢有豫章太守函熙。
漢複姓。漢末有黃門侍郞函治子覺。
函谷,關名。
通作咸。【周禮·秋官】伊耆氏共杖咸。【註】咸讀爲函,以此藏杖也。
【張有·復古編】圅又作函,亦筆迹小異。別作凾,非。

「函」说文解字

(说文解字未收录“函”字头,请参考“圅”字:) 【卷七】【𢎘】
舌也。象形。舌體𢎘𢎘𢎘𢎘亦聲。肣,俗圅从肉、今。胡男切
(圅)舌也。舌在口。所以言別味也。圅之言含也。含於口中也。按大雅毛傳曰。臄者、圅也。通俗文云。口上曰臄。口下曰圅。毛、服之圅皆卽說文之?字。?、頤也。故服云口下。毛則渾言之。口上口下不分耳。陸氏音義引許圅舌也之云以釋毛。去之遠矣。許圅與?各字各義。毛、服用圅爲?。圅借爲含。如席閒圅丈、圅人爲甲是也。周頌。實圅斯活。傳曰。圅、含也。謂叚借也。舌體㔾㔾。从㔾。舌有莖而如荂蕾。故从㔾。象形。二字各本誤在舌體上。今正。謂?象舌輪郭及文理也。小徐云。說文篆如此。李陽冰非之。謂當作?。按如李說。易與臽混。今廣韵圅?別爲二字。則更非矣。㔾亦聲。胡男切。七部。
(肣)俗圅。从肉今。大雅音義引說文云。圅、舌也。又云。口裏肉也。按口裏肉也四字當在此下。釋从肉之意也。从今者、今聲也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