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字解释「乾」康熙字典

乾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「乾」是什么意思(康熙字典)
〔古文〕漧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焉切,音虔。易卦名。【程頤曰】以形體謂之天,以性情謂之乾。【本義】乾,健也。【釋名】乾,進也。行不息也。
馬飾曰連乾。【顧況詩】金鞍玉勒錦連乾。
姓。
州名。古雍州地,唐置乾州。
【唐韻】古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寒切,音干。燥也。【詩·王風】中谷有蓷,暵其乾矣。【左傳·僖十五年】慶鄭曰:張脈僨興,外彊中乾。
乾侯,地名。言其水常竭也。今廣平府成安縣,卽其地。【說文】作。
桑乾,河名。卽濕水。【水經注】濕水,出鴈門隂館縣東北,過代郡桑乾縣南,又東過涿鹿縣北,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。
乾沒。【史記·張湯傳】始爲小吏乾沒。【註】言掩取貨利,沒爲已有,如水盡涸也。
【韻補】叶渠巾切,音勤。【邯鄲淳受命述】治詠儒墨,納策公卿。昧旦孜孜,夕惕乾乾。叶下人。
叶經天切,音堅。【韓愈詩】新葉大,瓏瓏晚花乾。靑天何寥寥,雨蝶飛翩翩。【註】乾,花色不潤也。
「乾」是什么意思(说文解字)
【卷十四】【乙】
上出也。从乙。乙,物之達也。倝聲。?,籒文乾。渠焉切。又,古寒切〖注〗漧、?,古文。
(乾)上出也。此乾字之本義也。自有文字以後,乃用爲卦名。而孔子釋之曰:健也。健之義生於上出。上出爲乾,下注則爲溼,故乾與溼相對。俗别其音,古無是也。从乙。乙,物之?也。釋从乙之恉。物?則上出矣。倝聲。倝者,日始出光倝倝也。然則形聲中有會意焉。渠焉切。又古寒切。十四部。
(?)籒文乾。葢籒文倝,故籒文朝、籒文乾皆从之。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乾是什么意思 乾的解释 乾怎么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