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诐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酉集上 • 言】诐 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5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彼義切,陂去聲。【說文】辯論也。【廣雅】慧也。【玉篇】佞諂也。【廣韻】譣詖也。【詩·周南·卷耳序】內有進賢之志,而無險詖私謁之心。【釋文】詖,妄加人以罪也。崔云:險詖,不正也。【孟子】詖辭知其所蔽。【註】詖,偏陂也。【前漢·敘傳】趙敬險詖。【師古註】詖,辯也。一曰佞也。
【正韻】兵媚切,悲去聲。義同。
【六書故】與陂通。【荀子·成相篇】讒人罔極,險陂傾側。【註】陂與詖同。
【廣韻】彼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班糜切,音陂。
【正韻】逋眉切,音悲。
【集韻】滂禾切,音坡。義同。

「诐」说文解字

(说文解字未收录“诐”字头,请参考“詖”字:) 【卷三】【言】
辯論也。古文以爲頗字。从言皮聲。彼義切
(詖)辨論也。此詖字正義。皮、剥取獸革也。柀、析也。凡从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。故詖爲辨論也。古文㠯爲頗字。此古文同音假借也。頗、偏也。从言。皮聲。彼義切古音在十五部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