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櫱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櫱 ·康熙筆画:20 ·部外筆画:16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魚列切,音孽。【說文】伐木餘也。○按《說文》本字。,古文。櫱、,重文。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俱从艸,《今文尚書·盤庚》由蘖、《詩·商頌》三蘖、《孟子》萌蘖,俱作櫱。
【唐韻】五葛切,岸入聲。義同。
姓。【姓苑】東莞人。本姓薛,避仇改爲櫱。
叶逆約切,音近虐。【蘇軾·園中草木詩】牽牛獨何畏,詰曲自牙櫱。走尋荆與榛,如有夙昔約。

「櫱」说文解字

(说文解字未收录“櫱”字头,请参考“𣡌”字:) 【卷六】【木】
伐木餘也。从木獻聲。《商書》曰:“若顚木之有㽕𣡌。”櫱,𣡌或从木辥聲。𣎴,古文𣡌从木無頭。㮆,亦古文𣡌。五葛切
(𣡌)伐木餘也。商頌傳曰:櫱,餘也。周南傳曰:肄,餘也,斬而復生曰肄。按肄者,櫱之假借字也。韋昭曰:以株生曰櫱。方言。烈枿餘也。陳鄭之閒曰枿,晉衞之閒曰烈,秦晉之閒曰肄,或曰烈。枿者亦櫱之異文。從木獻聲。五葛切。十五部。按獻聲在十四部,合韵也。商書曰:若顚木之有㽕𣡌。般庚上文。今尚書作由櫱。本又作枿。馬云:顚木而肄生曰枿。
(櫱)𣡌或從木辥聲。今經典用此字。
(𣎴)古文𣡌。從木無頭。謂木禿其上而僅餘根株也。
(㮆)亦古文𣡌。从木𦍐聲也。𦍐者羍之或字。見羊部。古文四聲韵作𣖂
最近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