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工具

『樗』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解释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樗 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11

【集韻】胡化切【正韻】胡挂切,音畫。【說文】木也。以其皮裹松脂。或从木蒦。
【唐韻】作㯉。丑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居切,音攄。惡木也。【詩·豳風】采荼薪樗。【陸璣疏】樗,樹及皮皆似漆,靑色,葉臭。【莊子·逍遙遊】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。其大本擁腫,不中繩墨。其小枝卷曲,不中規矩。【唐本草】椿、樗二樹形相似,樗木疎,椿木實。【蘇頌·圖經】椿葉香,可啖。樗氣臭,北人呼爲山椿,江東人呼爲鬼目。【集韻】从虖从慮,義同。
樗里,地名。【史記·索隱】甘茂居渭南隂鄕之樗里,號樗里子。
【爾雅·釋蟲】莎雞謂之樗雞。
【集韻】通都切,音瑹。惡木也。

「樗」说文解字

【卷六】【木】
木也。以其皮裹松脂。从木雩聲,讀若華。檴,或从蒦。乎化切
(樗)樗木也。各本樗與㯉二篆互譌。今正。毛詩音義、爾雅音義、五經文字可證也。假令許書與今互異。則陸氏、張氏當辨明之。如穜種之例矣。豳風、小雅毛傳皆曰。樗、惡木也。惟其惡木。故豳人衹以爲薪。小雅以儷惡菜。今之臭椿樹是也。所在有之。有一種葉香者可食。從木。雩聲。各本作虖聲。今正。丑居切。五部。
最近查询